雙生文化是發源於伊特地區、興盛於藍地群島等地的文化,是伊特民族的傳統文化,並且隨雙生教的創製和發展而延續傳播。
文化起源
雙生文化來自伊特人的多植物神話信仰。伊特人認為太陽上生長着神性的植物,它們控制着地球上植物的生長,進而決定人類的生存。雙生教經歷了類似的發展階段。
在藍地人作為伊特人的分支來到海島後,最初並未繼續信仰多植物神教,而是信奉泛海洋神教。最遲至中古時期中期,初步成體系的雙生教信仰傳入藍地群島,又被伊特人和藍地人分別在大陸與海島地區進一步完善。最終,該種文化形成了兩套同源近似的體系,即與「大陸雙生神教」共生的「大陸雙生文化」和與「海島雙生神教」共存的「海島雙生文化」。中古時期後期,隨着藍地王國在伊特文化圈內經濟、軍事、文化佔據絕對上風,大陸雙生文化逐漸向海島文化靠攏,並最終被嚴重同化。
文化特點
植物為源
雙生文化認為太陽花園統領世界一切生靈。太陽花園通過與海洋的爭鬥為生靈提供了棲息之所,所以太陽花園及其上的植物就成為了神明。相對應的,大地上的植物(尤其是花朵)也獲得了神的名義,被人所崇拜。
雙生文化認為,人類一切的創造都受到雙生花等植物神(花朵神)的指示。社會中一切規則、邏輯和思維都是指示的結果,而這種結果會被雙生花所在的千理花園選擇成為花朵,即花朵也是這些抽象思想的形態。
花朵神在人間的體現便是「神女」。雙生文化傾向於認為,神女是神(植物,尤其是花朵)能夠與人類等生靈溝通的「理性」部分,她們來到人間並且與人類直接產生交互。神女被認為是可親近的,正如同花朵是可以被觸摸甚至採摘的。在雙生文化社會中,各種職業都會被冠以某種類型的「神女」名號。漸歌初期的哲學家久藥田老提出,任何被表達的思維都會擁有花朵,即任何被表達的思維都擁有神女。思維一旦被說出或寫下即會長久獨立存在,不屬於自己所管轄。
外部影響
在本源自紋連文化的雙子造字神話隨着紋連王國被藍地人征服而進入雙生文化體系後,雙生文化體系漸漸被其影響。一名梅珠撒學者在討論為何該文化體系會受到如此影響時指出:在雙子造字神話等紋連文化中,成對的女性是重要的文化符號;而在雙生文化體系中,主神明雙生花又恰巧表現出成對的特點。以及,在佔領紋連地區後,藍地人政府為了管理該區域而進行了文化融合,在多方面因素下,這種文化融入了雙生文化體系並成為後者重要的一部分。由於雙子造字神話與文字相關,在雙生文化中又衍生出了對文字本身的態度,即所有文字也是花朵,也有着對應的神女,尤其是成為自己姓名的文字的神女可以與擁有姓名者進行溝通從而獲得庇護或災難。基於此,在雙生文化影響的地區都存在複雜的文字占卜學與姓名占卜學。
詠花抒情
由於雙生文化的文化符號集中於花草與少女,不可避免地對人們產生影響。一般來說,生長於雙生文化的人更加柔和陰鬱、親近自然。人們更缺乏與嚴酷的自然環境對立的精神,而傾向於與它們共存、互相適應,所以這些人一般有着濃重的故土情結,少有去往陌生環境長期生活的思想。他們另外尋找自己的精神寄託與目標信念,例如探索海洋與大地。海洋在雙生文化中既是萬物萬事的發源地、又是盤踞着惡之花的危險地帶,所以雙生文化的人們探索海洋往往有着更加悲壯的儀式感精神,希望破海前行的同時在海中找到自己的歸宿。雖然在第二次魔法革命之後,隨着人類由於技術爆炸、在海洋的活動更加頻繁,這種悲壯的儀式感有所減弱,然而仍然存在。
雙生文化的情感表達較為含蓄。一般來說,會選取一些基於植物、花朵、少女、海洋、繁星、花叢生物等的意象來進行創作。由於藍地的魔法科技發展較早,人類的造物如鐘錶、畫片機、艦船等也會出現在創作所選用的意象中。而且,同一事物的不同狀態會表達不同的情感,例如一枝開放一枝關閉的雙生花代表着藍地、平衡、和諧,而兩枝全部開放的雙生花代表着曇花一現、愛、結友、希望等。
雙生文化陰鬱的基調也衍生出很多詭異的形象,他們普遍具有怪異且不對稱的形態,故事也充斥着傷感與遺憾。不過這些故事中的大多數形象被人認為是可以接受的,只不過需要大家自己去適應。
生與死
雙生文化所描述的生死觀與太陽花園的遠古戰爭密切相關。一般認為,象徵太陽光芒的雙生花是生的標誌,而象徵月亮、繁星與雨雪的飛枝花是死亡與記憶的標誌。
木花是雙生文化中人類的墳墓的標記。它們是一個人曾經存在過的「理性」的證明,並在海上構建通往太陽的通路。
漸歌20年以來,青妝的廣泛使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藍地人對死亡的觀念。由於一開始大家並未發現青妝與使用青妝的貴族女性的死亡之間有必然關係,宿命論與詛咒的說法開始在貴族間流傳,出現了許多傳說故事。另外,由於死亡都發生在剛組成結友的貴族女性身上,造成對於「結友」「一對」「少女」等等意象的看法也都發生了變化,以至於很多人認為這些都是死亡與離開的代名詞。
家庭文化
心理學
政治
文化社區
雙生教大致分為三個教派。教派的區別對社區文化有着重要的差異性影響。